玻璃、塑膠一定是任何家庭不可少的東西之一,家中的碗、杯子、保鮮盒、提袋等等,玻璃與塑膠用不同的形體、樣貌,充斥在生活之中,但哪種的運用更適合我們呢?對於其他人又是如何?又或者對於我們的環境呢?
對於玻璃與塑膠,大家可能會非常直接的認為塑膠不是個好東西,玻璃一定安全且環保,但玻璃真的環保嗎?
探究玻璃是否環保之前,我們應該要一起來探討玻璃與塑膠分別的優缺點,再來好好挑選適合我們運用在生活中東西的型態,讓我們開始吧~~~~
直接查看 玻璃v.s.塑膠 比較表格

內容目錄
什麼是玻璃?
玻璃是由天然豐富的原材料(沙子、純鹼和石灰石)製成的,在非常高的溫度下熔化形成玻璃,結構上類似於液體,但在正常環境溫度下,就會以固體樣貌呈現。因此,玻璃可以澆注、吹製、壓制和模壓成多種形狀。
玻璃的優點
- 玻璃是100% 可回收的,可以持續回收而不會降低玻璃的質量或純度。
- 玻璃是由二氧化矽(沙子)、純鹼、石灰石等物質加熱到極高的溫度,形成各種不同的形狀。
- 因為有可回收的特性,使用玻璃可以減少碳排放和原料(沙子)的使用。
- 玻璃不會將任何有毒物質、氣味浸入食物或飲料中,從健康的角度來看,玻璃是個很棒的容器,還能有效隔絕味道傳播。
♻️台灣的玻璃回收率是世界排行第二名,回收率高達92%,僅次於99%的瑞典。
玻璃的缺點
- 玻璃笨重且易碎,兒童在使用時要特別小心。
- 因易碎的特性,在運送過程中需要多出緩衝包材,使得運輸成本更高。
- 太小的玻璃碎片無法回收再製造,而玻璃碎片需要100 萬年才能分解。
- 製造原生玻璃比塑膠需要更高的熱能,會耗損更多的自然資源,包括沙子和礦物等不可再生材料。每生產一噸成品容器玻璃,大約需要1.17 – 1.19 噸原材料。
- 玻璃的需求就需要更大量的沙子,人們拿取的速度遠遠高於自然產生的沙子時,等同於生態系統的比例失衡,間接危害依賴它生存的海洋生態系統和微生物,使沿海容易受到侵蝕。
延伸閱讀:
玻璃環保嗎?
我相信每個東西都是一體兩面的,有優點自然就會有缺點的存在。
重要的是,玻璃不會浸出有毒化學物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不斷使用、重新利用它。
可以放入散裝的零食、食物密封保存,或是拿來裝飾變成盆栽,Bella喜歡玻璃玻璃的原因:
- 盡可能多重複使用我們已經擁有的東西,而不是持續的購買新的,如果可以也要使用可回收再利用的產品。
- 如果當我們把玻璃發揮到淋漓盡致,就等同於落實環保的行動,再不需要玻璃的時候,回收也要注意清潔並正確的回收。
什麼是塑膠?
塑膠是碳和其他高分子量元素的合成聚合物;聚合物是單體的長鏈。塑膠具有延展性,也可以轉化為固體,會製作成盒子、包裝、手提袋、開關、器皿、電線、防火布等。
塑膠的分類
塑膠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 熱塑性塑膠
- 熱固性塑膠
熱塑性聚合物是一種塑膠,熱塑性塑膠是那些可以通過加熱反復成型的塑膠。熱塑性塑膠的例子是聚乙烯、聚苯乙烯和 PVC(聚氯乙烯),熱塑性聚合物用於製造手提袋、瓶子等。

塑膠的優點
塑膠勢必有一定的優點,才能被我們廣泛的運用到現在,並且隨處可見,除了是一種材料,更是一種有用的資源,想當初塑膠被製造出來是為了環保,減少樹木的砍伐呢!
- 低成本。
- 耐腐蝕性。
- 沒什麼重量,很輕。
- 攜帶方便、可以輕易塑形。
- 很多用途,可以製成非常多的容器、包裝、生活所需的用品、電線、水管等等。
- 是熱和電的不良導體。
塑膠的缺點
健康、自然和低浪費的生活型態,從健康和環境的角度來看,將塑膠妖魔化絕對是必然的,有充分的理由才會讓我們對塑膠產生反感,讓Bella分析一下普遍大眾拒絕塑膠的原因:
- 塑膠是液化石油氣、天然氣混合而成,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能源。
- 塑膠的自然分解需要400-1000年。
- 製造過程會有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污染空氣,提取過程經常導致河流、土壤和水道被汙染。
- 不能完全回收利用,只能降級回收(以較低質量進行再生產),最終無法再回收。
- 塑膠微粒流入海洋、河川、雨水之中,甚至侵入到食物裡。
- 塑膠回收率非常低,全球只有 9% 的塑膠實際上得到了回收,且回收成本也非常高。
- 塑膠產品是有毒的,含有多種化學物質,如多環芳烴 (PAH)、多氯聯苯 (PCB)、重金屬和可怕的雙酚 A (BPA),華盛頓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這些化學物質干擾內分泌系統間接傳給後代。
對於塑膠我們應該怎麼做?
- 有意識的拋棄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
- 盡可能回收再利用,以及避免購買新塑膠。
- 重複使用和重新利用舊塑膠物品。
在購買任何東西前,先仔細思考家中有什麼現有的東西,不要急著買入新品,看看有沒有什麼可以拿來替代的東西,除了減少垃圾的生成,也可以替自己省省荷包。
延伸閱讀:
玻璃v.s.塑膠 比較表格
以玻璃瓶、塑膠瓶作為評比基準
玻璃 | 塑膠(寶特瓶) | |
成本 | 高 | 低 |
重量 | 重 | 輕 |
樣貌 | 不可塑形 | 可塑形 |
碰撞 | 碎裂 | 可塑形 |
自然分解 | 100萬年 | 400-1000年 |
可回收率 | 高 | 低 |
形狀 | 任何 | 任何 |
氣味 | 完全阻隔 | 完全阻隔 |
加熱 | 可加熱 | 不宜加熱 |
結論
在玻璃瓶與塑膠瓶以環境評比,自然沒有獲勝的那一方。就像剛剛Bella提到的,每個東西有他好的那一面,自然缺點也會暴露出來。
我認為應該依循自己的習慣來去選擇你會使用的東西,舉個例子:
在家裡我們可以選擇使用玻璃碗、玻璃杯來都我們吃飯喝水的容器;外出我們就可以選擇可回收、重覆利用的環保杯、保鮮盒,在外出時就不會被重量限制了行動,會這麼說是有原因的,Bella本身真的非常討厭帶笨重、體積大的東西出門,而玻璃的保鮮盒就不太適合,取而代之的就是較輕的保鮮盒、或是好食袋、食物袋。
最終的結論就是盡可能的重覆使用容器,避免再次的購買,如果因長期使用而耗損,我們可以試著重新利用這個容器,變成盆栽、收納的盒子等,或者購買再生容器,也可以選擇能有效回收的材質,總之有意識地去做選擇,並且記住零浪費5 Rs——拒絕、減少、再利用、重新利用和回收。

也許我們沒辦法一夕之間讓環境變得友善,但我們可以透過自己有意識的實踐,去影響身邊周遭的家人、朋友,想謝謝看到最後的你,在做環保這條路上感謝你成為Bella的夥伴,我們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人,有時候還是會不小心打破了環保的行動,重要的是當我們在做某些事情後,發現自己的不足、缺陷,除了有警示、提攜的作用,更能讓我們在每次選購時更加的注意,也成為夠好的自己。
我在家也盡量用玻璃容器,像是包鮮盒就都是用玻璃製品,也盡量減少外帶餐盒(覺得垃圾量很大)。
真的,其實認真注意這些小細節,就會發現所有食物包裝垃圾真的很驚人,用保鮮盒真的是一個很棒的選擇!!!
原來玻璃是一種環保的商品!!長知識了!!以後會多用玻璃製的產品取代塑膠類!
真的很值得使用玻璃,而且我最喜歡玻璃透明的樣貌,乾淨無汙染的感覺真的很棒~~~
感謝版主分享,環保議題是現在全球重視的項目之一,提倡環保真的很重要!!
是阿,畢竟我們生長在地球上,希望我們可以不讓環境惡化,為了自己也為了後代,期許小小的努力可以越來越好~~~
我自己也很喜歡用可重複使用的器具,感謝版主分享有用的環保知識~
不客氣之後有發掘到更多不同的器皿在跟你分享~~~
想不到玻璃應用還可以這麼廣泛,學到了
應該說玻璃有很的型態充斥曬在生活之中,就看你拿來用什麼喔~~~
環保真的是需要一群人有毅力的一起完成的行動
自己本身也還在練習如何實踐環保,看完文章後感動更深,與其說知識,更多的是原來有這麼多人在為環保努力推廣,備受感動,板主加油ㄛ
真的是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希望未來可以有更多人一起重視環保,我會繼續寫有關環保的文章,一起加油感謝你~~~
想下一代有足夠的資源可繼續使用, 我們真的要好好做環保~ ,愛地球不浪費
對阿,有的時候就在想能多盡一份力就多盡一些,不然我們的候真的會很不妙!
這篇文章很棒,我沒想過網購玻璃製品所附加的緩衝耗材也是增加垃圾,這個很細節,也因為環保有太多細節,需要大家保持覺察自己做的每一個決定是否對地球好意或是傷害環境。
其實我也是一步一步慢慢發現,有些我們認為的環保,好像也不全然是環保,如果可以應該要把我們生活中的任何東西,物盡其用發回最大的效果,還有落實真正的環保。
但是不著急,我們一起慢慢地改善,一起加油~~~希望有幫助到你🤗🤗🤗
愛地球從自身做起
是的,沒有錯喔~~~
最近我也用來越少用塑膠產品了 因為這樣很不環保 感謝版主推廣玻璃產品 我會多多利用的
可以看看平時的習慣,如果能將擁有的東西,持續的重複利用,就是一件很環保的事情喔~~~
之前看到節目有紀錄蘭嶼海岸的小小淨灘活動,
那個寶特瓶量真是嚇死人,
真的要好好的約束懶惰的自己,
以後出門乖乖帶水壺!
感謝版主用心推廣!
真的非常的可怕,我之前也有看到澎湖攤的垃圾照,其實看了真的會很難過😥😥😥
現在到哪裡都有飲水機,基本上有水瓶就不怕沒水喝,帶著準沒錯~~~~
我也好喜歡玻璃的容器,但價格硬生生的貴上好幾倍!!!還是自己帶保溫瓶比較好
保溫杯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重量也沒有玻璃來的重~~~